七月十四「盂蘭節」的傳統禁忌
12年 8月 30日(農曆七月十四日)為傳統節日「盂蘭節」,而「盂蘭節」又俗稱為「鬼節」,民間傳統認為由農曆 七月一日 起開始,地府便會大開方便之門,讓遊魂野鬼可短暫返回陽間,接受人們的祭祀及祭品,直至過了農曆七月十四日,大門便會關上,結束遊魂野鬼的短暫假期。盂蘭節的由來:
相傳佛祖「釋迦牟尼」有一位稱為「目連」的徒兒,「目連」於修道其間,一直對已顧的母親念念不忘,於是以天眼法探看在地府受苦的母親,一看之下,發現母親已變成餓鬼,長期處於飢寒交迫的情況下過活,情景令人心酸。
「目連」看在眼裡心痛不已,於是運用修行得來的法力,把飯菜送給母親吃,但可惜當母親一接觸飯菜時,飯菜便立即化為火焰;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,「目連」便求助於「佛祖釋迦牟尼」,佛祖教訓「目連」說,由於他母親在世時,曾種下了不少罪孽,故此死後便墮入餓鬼道中,以至萬劫不復;故此唯有聯同一眾得道高僧,進行大型的祭祀儀式,以超渡其亡母。
這個傳說流傳至今日,漸漸成為民間的傳統習俗。每逢踏入農曆七月,民間便會有各式各樣的祭祀儀式,用以拜祭一眾餓鬼,及化解其怨氣,不致於遺害人間。
盂蘭節傳統禁忌:
1. 踏入農曆七月,由於陰氣較重,故應儘量少出夜街,以免受陰靈干擾(俗稱:撞鬼)
2. 儘量減少水上活動,尤其到河邊或海邊游泳,避免受水中陰靈干擾
3. 平日需慎言,不可胡言亂語,說一些不吉利或得罪靈界的說話,以免招惹陰靈干擾
4. 遇晚間人們燒街衣時,切勿用腳踢已燒完的街衣,因此舉帶有侮辱成分,有可能惹怒於靈體
5. 如需於晚間外出,或於夜間工作,則可儘量穿著黃色或較鮮色之衣服
6. 於農曆七月期間,儘量保持自己氣色明潤,如發覺自己近來欠缺神采,或沒精打采,則儘量避免於夜間外出
7. 儘量少到荒郊野外,以及人煙俙少之地
8. 晚間於街上行走時,若遇上有人從後叫你的名字,不宜回頭作回應
9. 不宜貼近牆邊行走
10.若見街上有碎錢或硬幣,則避免拾起作自用
其實,只要心存至善,且不存害人之心,便能到處天堂,其實心中無鬼,又何懼之有。
(以上民間對孟蘭節流傳至今的禁忌,只作參考之用。)
香港玄空星相研究中心網址: www.hkmac.hk
Facebook: www.facebook.com/hkmac888
電話: 8104 2688